-
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遵循
2018-01-02
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也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遵循。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理论创新、实践要求和全面部署,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指明了方向。 法治建设相关内容值得关注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创新之一,是明确推进全面
-
州总工会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
2017-04-17
今年4月15日是我国第二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州总工会高度重视,周密部署,认真抓好宣传教育。 一是抓组织领导。下发《西双版纳州总工会关于开展2017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各级工会认真组织实施,围绕“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主题组织好、开展好活动;要把开展全民国家安全宣传教育融入到日常工作中,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与普法
-
勐海县总工会开展2018“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法治宣传行动
2018-10-31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对农民工的人文关怀和法治宣传教育。10月26日,勐海县总工会分别在勐海镇佛双社区、勐海陈升茶业有限公司、西双版纳勐海神益茶业有限公司开展2018“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法治宣传行动,共有来自勐海镇工会联合会、5个社区工会联合会、勐海工业园区联合会的180余名农民工参加。 此次活动内容丰富
-
勐腊县总工会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 服务农民工法治宣传讲座
2018-10-19
。 讲座重点讲解了外出打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遇到拖欠工资、工伤事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采取的对策、农民工维权途径等与农民工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让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劳动权益。向农民工宣传工会的性质和职能,如何加入工会组织、会员的权利和义务、工会为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就业培训、困难帮扶等维权服务和帮助。增强工会组织对农民工群体
-
云南省总工会加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立法,积极推进良法善治
2017-05-31
工会的优势、动员职工群众开展有组织的劳动法律监督,能够有效解决职工个人维权能力的不足、行政执法监察力量薄弱等问题。但由于现行法律没有具体明确的法律规定,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刚性不足、规范性不够,严重制约了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作的开展和作用的发挥。 在此背景下,制定一部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具有极端重要性和迫切性。云南省总工会抓住全面依法治国的机遇,向省人大及时提出了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立法建议
-
州总工会开展2019年“宪法宣传周”活动
2019-12-06
2019年12月4日,州总工会组织法治宣传志愿者参加孔雀湖边开展宪法宣传、法律咨询等集中宣传普法活动。 “宪法宣传周”活动是以围绕“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题,结合州总工会工作职能开展宪法知识、工会法律法规、农民工维权知识、职工服务等宣传内容。 通过线下和线上相结合,拓展宣传渠道,大力弘扬宪法宣传周的主题精神,让广大群众
-
勐海县开展2019年“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法律服务进企业活动
2019-12-11
2019年12月10日上午,县总工会与县司法局深入工业园区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公益法律进企业宣传活动。 “送法进企业”活动以悬挂横幅、设立咨询点、发放法治宣传资料及讲座等形式开展。会上,县总工会表彰了勐海县2019年农民工法律知识竞赛获奖者; 讲座邀请了县司法局傅志军同志讲解了《劳动合同法》及与企业职工相关的法律法规常识,以案释法讲解职工的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016-12-04
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
-
西双版纳州总工会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工会法律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2016-02-22
关于加强工会法律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完善法律援助机制,加大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力度,全面推进依法治会,结合我州工会工作实际,现就加强工会法律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
州总工会举办农民工法律知识竞赛
2016-07-21
主要包括《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中有关条款规定,设置了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并推荐前4名参加省总工会举行的法律知识竞赛活动。 通过举办竞赛活动,激发农民工群体学法热情,提高自我维权和守法意识,促进企业的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推动我州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取得新成效。
-
西双版纳州总工会贯彻落实《中华全国总工会法律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规划(2014-2016年)》的实施意见
2016-02-20
西工字 [2014] 83号 西双版纳州总工会贯彻落实《中华全国总工会法律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规划(2014-2016年)》的实施意见 (2014年9月2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全国总工会法律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规划(2014-2016年)》精神,倡导社会主义法治,适应劳动关系市场化,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加快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步伐,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
-
关于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的意见
2017-09-08
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从我国国情出发,遵循法治建设规律和法律顾问、律师工作特点,积极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经营、依法管理的能力水平,促进依法办事,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法治
-
州总工会开展12.4宪法日普法宣传活动
2017-12-08
12月4日上午,州总工会与州司法局等多个部门在景洪市勐泐文化广场开展“12•4”国家宪法日普法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州总工会采取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赠送手提袋、现场咨询等形式,围绕与职工群众密切相关的《宪法》《工会法》《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工作人员就职工在生产、工作中遇到的劳动权益、法
-
网络平台促进就业 新型纠纷依法化解
2022-07-06
网络平台促进就业 新型纠纷依法化解 近年来,互联网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然而,依托互联网平台就业的外卖配送员、快递小哥、网络主播、网约车司机等新型劳动者的维权案件也在不断涌现。 2021年,江苏省苏州市基层法院受理依托互联网的新业态劳动争议案件达63起,其中外卖行业劳动争议25起、快递行业20起、网络直播行业9起。针对此类问题,《法治日报》记者从中选取4个典型案例进行解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2018-08-22
于北京 第三十二条 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修改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修改为“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前增写“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
云南省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
2016-05-27
云南省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2016年3月31日云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各级工会实施劳动法
-
西双版纳州工会困难职工帮扶、法律保障工作联系表
2016-02-20
西双版纳州工会困难职工帮扶、法律保障工作联系表法保部、帮扶中心工作联系表(州总工会).xls
-
哪些案件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2017-05-31
1.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 2.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3.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 4.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 5.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 6.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 7.在签订、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过程中受到损害,主张权利的; 8.因工伤、交通事故、医疗事故受到人身损害,主张权利
-
西双版纳州总工会开展宪法宣传活动
2018-12-03
为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尚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观念,进一步强化公民宪法意识,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浓厚氛围,12月3日上午,西双版纳州总工会携西双版纳石化集团有限公司开展宪法宣传,进一步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行动自觉,为宪法贯彻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此次活动通过现场讲解、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向群众宣传宪法及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018-08-22
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贯彻新发展理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我国,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消灭,但是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中国人民对敌视和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