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让千年的机杼声一直响下去 ——访“傣乡工匠”获得者玉儿甩

作者 :王晨至 来源 :西双版纳报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9-06-14

    她以织傣锦这一技之长获得了诸多殊荣:先后获得“傣族织锦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双学双比”女能手、保护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优秀工作者、云岭首席技师等称号,2018年3月被评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如今又被授予“傣乡工匠”荣誉称号。她就是玉儿甩。
    家住景洪市嘎洒镇曼迈村曼乱点村小组的玉儿甩出生在一个傣锦纺织世家,她从小便跟随奶奶和母亲学习织锦。心灵手巧、聪明伶俐的玉儿甩,15岁时就掌握了弹、纺、织、染、配色、挑花等傣锦织造技艺。她织的傣锦品种繁多,有床单、佛幡等60多种,图案有孔雀、佛塔、人物、花草以及几何图案等。45年来,玉儿甩对傣族织锦情有独钟,不断创新,把传统和现代有机融合,织出的傣锦因纹理清晰、图案瑰丽、工艺精湛而获得好评。
    走进玉儿甩的“傣族织锦技艺传习所”,开放式的大厅内9架木制传统织机依次排列。几位坐在织机上的傣家妇女,在密密匝匝的五彩丝线后,正一梭一线地织着锦。织机对面是用落地玻璃隔出的展示厅,傣锦制成的服装、被单、桌布、箱包、围巾、披肩等精美产品鳞次栉比地悬挂和排列着。
    玉儿甩向记者介绍说,“傣族织锦技艺传习所”自成立以来,已收徒500余人,参训人员有来自景洪、勐海、勐腊的傣族村寨妇女和来自浙江大学、重庆艺术学院、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以及德宏州等地的学员。仅2017年就培训傣族妇女和学生100余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传承民族文化、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发挥了积极作用。由于前来学习的学员大多数是农村傣族妇女,家境条件较差,玉儿甩坚持传授技艺、让她们尽快脱贫致富的理念,在培训期间,不但倾囊传授技艺,还免费提供食宿。她为自己身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推广傣族织锦技艺的同时,能带动群众致富感到自豪。
    玉儿甩说,过去傣族妇女的织锦技艺代表着她们的才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项古老的技艺被大多数人放弃,她是其中极少数一直坚持下来的人。由于自己平时没有聊天、玩牌等爱好,干完农活回来,有时间就是织锦,一个人琢磨着怎么把图案织得好看些。“当时织锦也就是为了能赚点钱贴补家用。”玉儿甩乐呵呵地说。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两三天能织一截出来,一截也就卖一元钱。当时棉花很不好找,为了多挣一点钱,就先织几块布出来,去和哈尼族群众换棉花,然后纺线,织成布再拿去卖。到了八十年代初,供销社和我们村合作,每个月来收一次布,因为销路不太好,最后也就不了了之。自此以后,玉儿甩就开始利用泼水节,到州宾馆门口把傣锦专门卖给外国人。“56厘米宽、1米多长的织锦,一对能卖30元钱。”述说中,玉儿甩沉浸在点点滴滴的回忆之中。
    玉儿甩介绍说,2008年“傣族织锦技艺”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中华民族民间织锦艺术宝库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同时,在州、景洪市文化部门的保护和帮助下,村内成立了“傣家民间织锦合作社”和傣锦文化生产研究基地。2010年,曼乱点村小组被列为云南省第一批文化惠民示范村和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抢救保护专项项目村,以及云南省傣族织锦之乡;2011年被列为中国民间文化之乡——傣族织锦之乡。玉儿甩所织的傣锦以其鲜明的色调、瑰丽的图案、浓郁的民族风格受到国内外宾客的喜爱,她也成为当地资格最老、手艺最精、名声最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如今,她织造的傣锦已走出傣乡,远销北京、天津、南京、昆明等地以及欧美、泰、日、韩等国家和地区。
    曼乱点村小组这个远近闻名的织锦村寨,如今在玉儿甩的带动下,家家都有织锦机,户户都有成年女子会织傣锦。全村90%的老、中、青妇女都织傣锦,带动80余户农户常年织造和销售傣锦并形成了规模。
    “哐哐哐”的织机声在曼乱点村小组此起彼伏,正因为在玉儿甩这样的匠人们努力下,千年的机杼声始终响着,傣族织锦技艺继续焕发出它的绚丽光彩。
文章关键字: 织锦 傣族 技艺 文化 傣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