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余迪求:一心科技报国

作者 :罗桂华 刘启虹 来源 :《西双版纳报》2018年9月18日 第一版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8-09-18

     2017年“记者节”期间,在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报告厅,一位个子不高、声音铿锵有力的学者,为西双版纳报社全体职工讲授了一堂有关陆稻研究的专题讲座,在听众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他就是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学术委员会主任、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特聘核心研究员,曾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云南省“云岭学者”等称号的余迪求。

  2003年,余迪求入选中国科学院人才引进“百人计划”,从中山大学调到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工作。从一所985高校到西南边陲的一个科研单位,很多朋友都不理解,但余迪求有自己的想法。他说:“我一心想探索植物是如何抵抗周围各种恶劣环境的。只要把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建立的一整套抵抗不良环境的方法(即其信号通路和抗性基因)挖掘出来,就可以用于改良农作物,为农业生产服务。我一直期望能够将基础理论研究应用于生产实际,而具有动植物王国美誉的西双版纳是我实现理想和抱负的最佳选择。”于是,怀揣科技报国的愿望,余迪求义无反顾地来到了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万事开头难。作为植物园第一个开展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人,余迪求遇到的困难超乎寻常。分子生物学研究实验室建设从人员到仪器设备,什么都没有,一切都得从零开始。但余迪求没有气馁,培养人才与添置设备同步推进。“最初5年,我们的精力都花在了实验室建设上,所有人员每天都在实验室工作10个小时以上,没有节假日,甚至连续5个春节都是在实验室度过的。”余迪求说。

  凭着科技报国的情怀和一股子韧劲,经过5年连续奋战,余迪求团队开始有了收获:2009年发表SCI高影响因子论文8篇,标志着实验室科研能力达到了国际水平。此后,新成果不断涌现。到目前为止,已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原创性研究论文100多篇,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研究成果系统揭示了植物无机元素营养代谢的调控机制及其信号通路,整体研究水平处于国际水平,其中部分研究成果获得2016年度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系统揭示了WRKY转录因子调控植物抗逆性建成的分子机制及其信号通路,在国际WRKY基因家族研究领域占据重要学术地位,其中部分研究成果获得2013年度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将基础研究成果应用到农业生产,为国家粮食安全和贫困山区群众脱贫作出贡献,是余迪求的夙愿。他明白,干旱缺水是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的关键制约因素,特别是在云南,山地多,耕地少,很多贫困山区因缺水、缺灌溉设施而无法种植用水量很大的水稻。他认为,如果把研究成果应用于陆稻(旱稻)的新品种培育,不仅可以贯彻落实国家的粮食安全战略,又可以解决贫困山区的粮食种植问题,还能助力贫困群众尽快脱贫。正在这时,中科院实施战略性先导项目,余迪求团队与云南省农科院陶大云老师研究组合作,联合申请到“水稻陆生适应性的分子机制和育种应用”项目。

  在随后的5年里,项目组充分利用前期在植物逆境生理及信号通路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刻苦攻关,突破关键技术。目前,已成功培育出适应云南山地气候和水资源贫乏区域种植的陆稻或水/陆两用水稻新品种6个,其中西陆2号、西陆6号、西陆7号在文山州砚山县和普洱市孟连县大面积种植,共推广种植60余万亩;水/陆两用水稻新品种西陆4号也已在勐海县试种。新型陆稻对水分的需求量大约只是水稻的30%,可以种植在山地、坡地、旱地,水分充足时高产优质,水分贫乏时稳产优质,亩产可达500多公斤。新型陆稻的推广种植,无论产量还是品质都达到最佳状况,深得群众喜爱,极大改善了云南省贫困地区粮食结构,保障了当地粮食安全。

  更为可喜的是,新型陆稻肥料用量只需水稻的三分之一,而且由于水分需求量不大,减少了一些水源性病虫害发生,从而降低了农药使用量。这样极大减少了农户的种植成本,有利于云南省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打造“绿色食品”品牌,成为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脱贫米”。新型陆稻还走出国门,一些旱稻品种在东南亚国家通过了审定,惠及周边国家,这为新型陆稻的进一步研究、推广、运用奠定了基础。

  如今的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分子生物学研究实验室再也不是当年那个缺人缺设备的状况。余迪求用严谨治学的科研态度影响和要求年轻一代;他注重营造团结协作、合力攻关的良好团队氛围,建立了一个攻坚克难的战斗团队;他甘当人梯,积极为年轻一辈的成长创造条件……他领导的研究团队不断成长壮大,青年人才辈出,22位博士和18位硕士获得学位,并成长为优秀的科研人员,其中2人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4人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位博士研究生的论文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奖,1名博士研究生获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4人成长为中科院和知名大学的研究组长。他领导的“植物与环境因子互作分子机制研究团队”入选2014年度云南省创新团队,并于2017年度被评为省优秀创新团队。他因此在2014年和2015年连续荣获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

  15年来,余迪求先后荣获第三届云南省青年科技红河奖、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择优支持、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农工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先进个人等一系列荣誉。

  “对我而言,成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实现了自己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的愿望,那就是能让自己的理论研究运用到生产实践中,为建设美好的人类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我是幸运的,感谢我们伟大的新时代!”余迪求谦虚地说。

走进新时代,余迪求对科技发展的美好未来更加充满信心。他说:“走进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信任和嘱托。我坚信,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一定会创造出更多佳绩奉献给国家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