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乡工会巡礼|玉坦:乐为民族文化繁荣发展作奉献
作者 :佚名 来源 :本站原创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9-12-13 14:51:13
本报记者/汪涛
35年来,景洪市文化馆原馆长玉坦矢志不渝地做好一件事:全身心投入群众文化、民族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收集、整理和申报,殚精竭力推动民族文化繁荣发展。
对民间老艺人调查基诺族传统文化习俗
调查勐罕镇历任召片领情况
近年来,玉坦创作的多部作品深受肯定和好评。她编导的《傣族民间孔雀舞》获云南省社会文化彩云奖编导、演员银奖;《基诺大鼓舞》入选中央电视台第五届CCTV舞蹈大赛并获群众文化表演铜奖。她本人相继被评为云南省群众文化先进工作者和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普查先进个人;2018年3月获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2018年6月获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各类奖项多达30项。
对文化站非遗工作者进村入户前进行培训
业务骨干培训班上对社会历史实地田野调查工作进行授课
玉坦出生农村,熟悉傣族传统文化。经过30多年的深入调查和研究,她掌握了文物、非遗和群众文化的大量资料,撰写了申报国家级、省级、州级等非遗项目材料30多万字。2016年,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她加班加点撰写《勐养镇曼掌村傣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调查报告、视频解说词、申报文本6万多字,按时、按质完成了所有申报材料。“勐养镇曼掌村傣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 2017年2月被列入第四批云南省省级非遗名录。
对象脚鼓制作技艺传承人岩腊进行调查
对傣族传统武术传承人进行调查
走访传承人波迈景哈,调查傣族传统武术套路
多年来,玉坦带领全体职工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使景洪市的文物、非遗等得到了有效保护和传承。经过不懈努力,景洪市申报成功的非遗项目和传承人达215个,其中非遗项目21个,国家级、省级、州级、市级非遗传承人194个;成功申报景洪市文物保护单位24个,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个、省级4个。她组织专家积极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2017年,完成《傣族传统武术》视频拍摄制作,撰写出教材读本,完成了“傣族象脚鼓制作技艺”等7个项目的光盘教学课件和读本教材。
摄制组对景哈乡传承人岩罕罗录制傣族章哈叙事长诗
访谈傣文史籍《本勐罕》(《勐罕地方史》)收藏者祜巴罕听
景洪市文化馆是集群众文化、非遗、文物保护为一体的综合馆,人员编制少,工作任务重。没有退休前,身为馆长的玉坦,在下乡路上是司机,在举办文艺骨干培训班上是舞蹈老师,在非遗业务骨干培训班上是授课专家,在文物和非遗普查中是队长,在申报文物和非遗工作中是景洪市首席专家,在举行各类文艺活动中既是策划者又是组织者。35年来,她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为繁荣和弘扬民族文化作出了斐然成绩,被聘为州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成员。
关于傣王陵园——“竜滇罕”的历史沿革对长者进行访谈
访谈召香的小老婆——楠爹的侍女咪波湾
如今,玉坦退休已一年有余,但她仍然坚持在民族传统文化抢救与保护第一线。2018年10月以来,她通过调查、收集、整理,撰写完成了西双版纳末代召片领——“贺召香”勐罕土司司署遗址和西双版纳傣王陵园——“竜滇罕召片领”文化调查报告;
向老人访谈,指点方位贺召香的环境及建筑结构
调查贺召香宫庭的周边环境
初步完成傣族大鼓制作技艺教学课件的拍摄和制作;完成了《“景洪市勐养镇曼掌村傣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编制规划书》。玉坦表示,今后将一如既往,继续为民族传统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贡献光和热。